欢迎你来到余姚塑料城网站!
今天是:
车厩:红色古村绿意浓
[ 来源: 余姚日报 | 作者:余姚日报 | 日期: 2011-07-02 | 浏览 1801 ]

  河姆渡镇车厩村是一个英勇的山村,这里曾经发生过多次战斗,无数先烈为中国革命忘我奋斗,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。日前,记者来到车厩村,追忆远去的烽火岁月,寻觅当年革命印记,踏访现代变迁景象。
    据当地老人介绍,车厩的名称出自越王勾践的故事,据传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,被流放到此停车搭厩秣马,遂称为车厩。战争年代,车厩是平原地区进入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交通要道之一。194811月,解放战争到了战略反攻阶段。此时,国民党部队封锁了姚江各渡口,妄图切断四明山与三北地区的往来。中共四明工委决定打破这一封锁线,由陈布衣、储贵彬率三支队三大队和鄞慈县四区区中队消灭车厩渡守敌。1116日,突击队事先偷渡埋伏,拂晓前主力部队乘坐三艘船分三路突然夹击敌人,击毙敌兵3名,俘虏敌兵4名,缴获不少枪支弹药,还有大米等物资。四区区中队文化指导员杨猛荣就是在这次战斗中不幸牺牲的。
    
解放后,车厩人民发扬革命精神,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辛勤耕耘,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据车厩村党总支书记郑晓胜介绍,全村地域面积12.2平方公里、山林1.1万亩。他们充分利用山林资源,大力发展茶叶、竹笋、杨梅、茭白等特色产业,使这个村成为绿色林业特色村。郑晓胜自豪地告诉记者,他们传承优良的制茶工艺,使河姆渡野茶四明十二雷等茶叶焕发生机,品牌效应不断显现,市场半径不断扩大,四明十二雷获浙江省上等名茶奖,河姆渡野茶七千春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优质名茶奖。村里还办起了150多家小企业,村民们亦农亦工,过上了日渐富裕的生活。2010年,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.13万元。
    
走在宽敞的车厩大桥上,记者感觉神清气爽,放眼望去,姚江静静流淌,两岸树木成荫。郑晓胜说,这座大桥是2005年新建的,解放前车厩是个渡口,姚东一带的姚江上没有一座桥,南部山区群众进入北部平原全靠渡船,1978年,有关部门在车厩渡口造起了槽桥,连通了南北交通。但随着车辆的增多,槽桥不堪重负,杭甬运河通航后,政府投资兴建了这座长540米、宽12米的车厩大桥。


余姚市中国塑料城商会 商务热线:0574-62530679 62530683
联系地址:余姚市舜达西路285号国际商务中心交易楼四楼 传真:62531781 62537155
通用网址:中国塑料城 浙ICP备12037035号 管理员邮箱:slcgwh@yy.gov.cn
Copyright © 余姚中国塑料城信息服务平台 2014 - 2015 cnslc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主办单位:余姚市中国塑料城商会  维护单位:威尔科技